我为什么谈微信(三)
昨天选择午休时分发布了第二篇文章,发觉PV值和UV值比第一篇减少了近一半。姑且可以这么认为,该时间段是订阅号的群发高峰期,一旦订阅号信息量过载,订阅用户一般不会及时打开进行阅读,因而精确数据的统计有一个滞后期。不过,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只要内容做得好,订阅帐号受折叠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般的微信用户所订阅的公众帐号不会很多,不像我们这种从业人士(老马订阅的公众帐号已经有100多个了)。服务号的数量普遍少于订阅号,想获取具体的市场统计数据,各位可以移步易观国际的网站进行查询。
数据有时候也会说谎,最好是借助原有的订阅用户群体进行自我调查统计。最后还得补充一下有关易信的观点,看来第二篇文章描述得既不够清晰,传播也不够给力,还得烦请老友们多多推荐。
网易跟中国电信合作,操盘还得看网易。丁胖子的定位表达得不够清晰,而且没有把握好创造需求的关键因素。产品的背景有了(中国电信的背景),产品发布的准备却不充分,以至于解决不了用户的麻烦,反倒增添了麻烦(如信息骚扰,不过做产品确实需要敏捷思维,如果老想着把产品做到完美极致再发布,机会也就失去了)。易信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精细地对产品进行迭代改进,不断完善和培养用户的操作习惯,当然像加好友需要验证这种规则也是需要制定的。基于弱社交关系的用户圈子也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六度理论下的人脉延伸比微信强大了不少。
刚刚说到的规则,易信大可学习微信的风格,宁杀错一千不放过一个。广告泛滥、僵尸粉信息骚扰迟早都会来,别为了那一天一百万的用户量而洋洋得意,挑战还在后头。易信发布的当天,有人唱空用户不需要第二款沟通工具,过了几天,开始改口用户可能需要第二款沟通工具。所以,互联网上的大喷壶很多,老友们大可不必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如之前的观点,微信是大众化的沟通工具,而易信则是细分了用户的需求,至于解决什么问题却没有描述清楚。老马认为易信会偏向于移动商务沟通,而像陌陌和某某这类产品是侧重于情感沟通(PS:总体来说它们还是满足了用户情感和生理上的需求吧)。说到这里,老马猜想不久的将来会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局面,市场蛋糕微信是吃不完的。
以上有关易信的定位纯属老马个人意淫,丁胖子的野心很大,近段时间对易信也比较关心(当然,某些时候他更喜欢跟XX明星一起找找娱乐圈的乐子)。丁胖子认为微信社交圈子的基础是由QQ用户打造起来的,而易信则应该更加专注于手机通讯录,现实的强关系亦可通过信任传递不断地得到发展,从而实现手机通讯录的不断增值。用户基础背景是影响比较大的背景因素,所以易信一发布能够冲上百万级别却并不代表能够持续保持这种增长速度。老马在此也特别想问丁胖子一句,手机通讯录的定位早已被微信抢占,何况微信上的部分好友也是来自于手机通讯录,只不过没有进一步开放而已。
用户其实并不关心通讯录的关系链会怎么个延伸法,用户只关心易信是个什么东西,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是有哪些额外的价值。易信所谓的固话、手机语音留言,体验有点像中国电信惯用的“讨债”手段,即经常在固话用户缴费期前发送一段人工录音过去提醒一下。如果是换成了广告,老马认为即便是量可以铺得很大,质能否得到提升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这种强制性的广告推广确实比微信的公众帐号暴力多了,不过也存在固话、手机漏接情况,跟微信用户屏蔽和5.0版本折叠公号信息一个道理)。易信的成功之路开头就有点儿跑偏了,不管怎么说,最后还是祝愿丁胖子一路顺风。
说回主题,微信一直是老马所钟爱的产品之一。虽抄袭但不激进,并且保持着时刻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的姿态,反观苹果做产品也是如此。我为什么谈微信的系列文章到这里也该告一段落了,感觉易信出来了之后,想吐槽多点关于微信的感悟也敌不过运营不易的现实。接下来的文章会聊易信,也会聊企业运营微信的实操细节。在此也剧透一下,这几天会整理出来进行发布微信史上第一个月饼卖出千万销售额的案例,敬请关注。
==================================================
文/马佳彬 (欢迎转载或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公开课交流QQ群:2群:191735225,欢迎营销爱好者加入。
今日推荐微信公众帐号:瑞斯美,活动策划方面很有新意,值得参考学习。搜索公众帐号”LaEstephe” 添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