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运营笔记策略布局篇:数据策略(三)
获客和互动指标进一步划分,获客需要关注前期的私域流量渠道数据,以及后期的加粉加好友数据。互动指标则需要关注不同载体的用户活跃数据,同时也要区分搞活动时的用户活跃数据。以上这些搞清楚了,接下来操作思路就会很顺畅。
首先是获客的私域流量渠道,前面文章也已经给大家描述清楚了私域流量与私域流量池的区别,那么我们能够选择的私域流量渠道是很多的,基本常见的新媒体平台、社交平台都可以操作。问题是看自己的精力和资源,像个人的话,老马建议选择一到两种渠道深耕即可,企业有搭建团队的,则可以多渠道操作。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而言,选择单个还是多个私域流量渠道去引流,最终输出的还是内容,这就很考验内容的持续创作能力,只有内容质量高了,钩子埋得好,引发用户的兴趣,最终转化成好友粉丝的几率才能提升。当然,这里不涉及纯粹的付费转化,比如投放广告,短信群发等。
纯粹的付费转化,你只需要设定好钩子,描述清楚行动的内容,比如手头上有一批已经在自家电商平台消费过用户的名单,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在内容中附带行动链接,就可以诱导他们去添加企微好友,微信社群等。那么此时我们需要关注的数据就是某个时间节点的短信群发数量,链接点击数,好友社群添加数这些数据了。
如果不是付费转化,像刚才说的靠内容输出去免费获客,比如在知乎发布文章分享干货,通过植入引导用户去关注公众号,公众号自动回复中设定钩子让用户加我们微信好友。这时需要关注的数据就是知乎文章的阅读数、公众号关注粉丝数、好友添加数、时间节点的粉丝数或好友数等。
因而,获客最终是看你获得了多少粉丝的关注,添加了多少好友这类关键数据,如果只是有曝光量,没有转化成粉丝或好友,相当于在做白用功。获客的形式虽然有免费跟付费,两者应该是搭配操作的,以结果说话,哪种效果更佳则投入多一些,从效率上来讲,付费是高于免费的。免费适合做长期,付费适合做短期。
其次是互动指标,在不同载体上的互动数据是不一样的,比如用户关注了你的公众号,通过回复关键词或点击底部菜单进行交互,这里涉及到的数据就有回复的次数、点击的次数、每日总次数、每月总次数等。如果载体换成了社群,那就需要关注用户的聊天互动数据。
比如某个用户每天出来聊天的次数,聊天内容不限,哪怕是发个表情都算是一次互动。每天的聊天时长,每天聊天发送了多少内容,每天一对一回复其它用户的次数等。同样的,用户在社群中参与一些小游戏,像领取红包、参与接龙、参与打卡、参与答题,都可以算作是互动数据。
当然,如果用户参与的活动会涉及到线下环节,比如在社群举办领取优惠券的活动,用户领取后到店进行核销,这时需要关注的数据则是优惠券小程序点击数、领取优惠券的用户数、用户到店率、核销转化率、优惠券活动投入产出比等。